创办于1976年的耶鲁管理学院(SOM),全球排名位列第9。虽然建校历史并不算悠久,耶鲁管理学院近年却在一众商学院中展露头角,成为辨识度极高的新秀商学院。
在中国投资领域,耶鲁大学校友表现尤其出众。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、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,都是耶鲁管理学院的校友。
那么耶鲁管理学院的MBA毕业后都去了哪里工作?
来自耶鲁MBA项目官方的就业数据表明,咨询行业依然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。
数据反映,2019年耶鲁MBA项目的300多位毕业生中37.2%的人进入了咨询行业,比2018年的34.9%进一步提高。
除了咨询行业外,金融(24%),私募和风投(4.7%)、科技(12.8%),健康医疗(5.1%)和非盈利机构(2.6%)都是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选择的行业。
虽然耶鲁管理学院官方并未透露2019年毕业生具体的工作信息,但MBA的就职公司名单里,包括了各大顶级咨询、金融和科技公司。除了咨询三大巨头麦肯锡、贝恩和波士顿咨询公司之外,还有亚马逊、德勤、IBM、摩根斯坦利这样各个行业的领头企业。
从耶鲁管理学院MBA收入的中位数来看,2019年毕业生基本薪资和福利总数在160,000美元(合约112万人民币),比2018年增长了3千美金。
2017年毕业于耶鲁管理学院的Becky,在MBA的深造过程中也经历了职业发展路线的跨越性转换。
非商科背景的她,如今就职于一家美国咨询公司。
导师姓名:Becky
毕业时间:2017年
毕业院校:耶鲁管理商学院(Yale SOM)
每年耶鲁管理学院会组织Career Trek的活动,安排学生到不同地方去参观当地相关的公司。
刚入学的时候我主要求职的方向是能源行业,所以我第一年去了西海岸,在旧金山参观了当地的很多能源公司,这个活动让我能够通过学校的联系铺开社交人脉网。
在学校内部,有两个学生组织给了我很大帮助,一个是能源俱乐部(Energy Club),一个是咨询俱乐部(Consulting Club)。
尤其是第二年,我在咨询俱乐部里练习了很多商业案例(Case),大家互相支持,效果非常好。包括一些第一年已经通过实习拿到公司录取(Return Offer)的同学,第二年也会在俱乐部里义务帮助大家做案例面试(Case Interview)。
我们那一届MBA项目,招收了大概300多人,其中中国学生大约有二三十个,比例大概在10%左右。从最后的就业情况看,中国学生大部分选择了回国,留在美国的可能只有5人左右。
从找工作的方法来说,主要分为官方和非官方的渠道。官方渠道里包括了学校组织的很多校园招聘活动(Campus Recruiting),像是Career Trek、Consulting Club都属于这一类型。
求职过程中,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(Career Office)也很有帮助。我们可以去官网上预约职业发展顾问的时间,顾问老师会负责帮忙修改简历、模拟面试甚至可以介绍公司相关的人脉给学生。
顾问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职业发展的建议,比如我当时找工作的时候,是否需要集中精力专注于咨询行业?短期、长期目标应该怎么样设立?这些他们都会帮我考虑到并给出中肯的建议。
另一种非官方的找工作渠道就依靠学生自己的人脉拓展了。
第一年其实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,像我这样第二年工作还没有确定的是少数,所以后面我用了很多时间自己一点点挖掘和开拓人脉。
例如,我第二年开通了LinkedIn的付费功能,每天主动联系各种校友和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。这些人大部分我都不认识,但筛选出名单后,我会逐个发信息给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,询问能不能聊一聊。
这整个过程其实是比较令人沮丧的:你给十个人发消息,可能只有一两个人会回复,而且也不知道是否会有好的结果。所以你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。当然大家读完MBA之后,内心都会变得比较强大,因为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经常鼓足勇气做这样的人脉拓展。
毕业之后,我慢慢体会到Networking的价值。在学习期间积累的人脉,也是我MBA期间最宝贵的财富之一。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能在几年内被忘记,但深造期间结识的人才会一直在。
当然,前提是你用心经营。毕业三、五年之后,同学们的事业都开始稳步上升,这时候你的人脉网就会显现出独特的价值。
耶鲁管理学院在咨询行业竞争力很强,许多校友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也是进入顶级咨询公司。
但是,如果想顺利进入咨询行业工作,首先你得确认自己对这个领域真正有兴趣。因为工作之后你会发现,这个行业并没有那么轻松,需要付出很多心血,如果不是真正想做这件事情,是很难把它做好的。
另外,咨询行业非常看重求职期间学生做Case Interview体现出的能力。在美国找咨询类的实习,是一定会做Case Interview的,因此对商业案例的解析是我们每天都需要练习的。
当时我大约每天练5、6个Case,在做到20个Case之前,我一直感觉自己都是在摸索思路,积少成多之后才慢慢有提升,开始形成属于我的观点和思路,知道在某个节点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去搜集信息。
另外关于行为准则和规范的问题(Behavior Question)也需要提前准备,咨询公司的第一轮面试几乎都会问到这类问题。
目前中美关系波动较大,对想留在美国发展的同学来说,签证会成为一个困扰,所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。但即使是这样,签证只是求职中的一个因素,更多时候你只需要让自己表现得尽量出色,把各种条件都准备好。
Case Interview的水平、思维方式、行业兴趣都是求职的关键因素。许多企业对MBA的要求不止是需要你会运用数据、Excel和PPT解决问题,还需要你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人际情商。
长久来看,相比于纯技术工作人员,MBA的路往往能走得更远。
如果你毕业以后想做VC、PE方面的工作,尤其是回国进入投资圈,那么国内的耶鲁校友圈能量是很大的,许多顶级机构的负责人都是耶鲁大学的校友。
如果想留在美国进入这一行,在耶鲁也有不少途径获得资源。例如我们每年会举办相关的论坛会议,会议上会聚集很多行业内的翘楚,借此机会你可以和他们建立联系。
总体来说,MBA对我职业发展的转变还是很大的,毕业之后再进入职场,我工作的地点、行业、职能都更新了,所以MBA学位对我的改变非常明显,我现在做的事情和2015年之前做的事情几乎完全不一样。
另外一方面,我觉得更大的改变是整个人的视野和想问题的方法。很多时候你会更自由、更结构化地思考一件事,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手上的事安排优先级,逐个解决,这些都是在读MBA期间受到的严格训练。
耶鲁MBA的同学里有来自全球各地优秀的精英,和大家一起竞争、学习、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特别的体验。
从实际层面看,MBA整体的性价比我是满意的,虽然现在MBA的学费在逐年上涨,但这段学习经历无论对职业转换还是人生意义来说,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。